首页西电记忆人物访谈百名将星西电学人校史春秋校史研究影音档案留影存照史料捐赠我要留言
流金岁月  
第二部分 军委通信学校、电信工程专科学校时期
2015-05-11 16:20  

从军委通校到电台五分队

 

   张正沧

 

  【作者简介】 张正沧,山东淄博人,1921年生。1938年入抗大学习,第二年到军委通校学习,毕业后历任报务员及队长、晋绥时报和新华社吕梁支社电台报务主任、西北军区通信处工程处长、兰新无线电厂副厂长、甘肃电子器材公司经理等职。

   

我到延安以后,进了抗大,编入职工大队。这个大队的学员,全是铁路工人、纱厂工人,其中同蒲铁路的工人比较多。1939年1月,由职工委员会挑选政治上比较好的同志去通校学习,我就是这样到通校来的。那时通校在富县督河村。我们这一期是第13期,编了3个队。1队有1个区队的男生,两个区队的女生。2队全是男生,我们职工大队去的人都编在这个队。3队除了1个班男生外,其余全是女生。

在督河村时,学员没有凳子,没有桌子,可是抄报非要桌、凳不可,于是,每人1个木墩子,就算是凳子,把木板往砖垒的台子上一架,就成了桌子。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报务,同学们的情绪仍然很高,学习成绩也不错。可就是连这样的条件,也没有维持多久。由于国民党派遣特务到通校捣乱,又断绝粮食供应,我们不得不离开督河村,向陕北保安(今志丹)转移。

路过延安时,在八路军大礼堂听了毛主席讲话。他说:孙悟空一蹦十万八千里,你们比孙悟空还厉害。孙悟空还得蹦,你们手这么一摁,何止十万八千里?毛主席精辟而又风趣的比喻,对大家的鼓舞很大,使同志们更加坚定了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的决心和信心。

到了保安县,校部和1队驻一个地方,我们2队驻柳家坪。刚到的时候,只有队部的3间石窑洞好一点,其他的都是快要塌的土窑洞,没有窗,也没有门。我们就自己动手,把窑洞整修起来。这时,国民党已经开始封锁边区,给八路军的军饷也只象征性地发一点,实际上等于中断了。学员原来每个月有1元的津贴,还可以买双草鞋穿,现在只有自己动手打了。我们要生存,要完成学业,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自力更生,去开荒、生产。我们2队的开荒任务是70多亩,队长王林把22位老弱残疾者留在家里,只派我们52个身体比较棒的同志上山。留家的同志把饭菜准备好,水也准备好,大家劳动回来时,就能吃得上、吃得好,休息得也好,因而情绪非常高。开荒任务完成后,王队长写了一条标语:52等于74,意思是74个人的任务52个人完成了。这条标语给大家的鼓舞很大。74个人的任务52个人完成,确实不易呀!王队长既是行政领导,又善于做政治工作;既能以身作则,又很有办法。

1940年,国民党已经完全用重兵包围了陕甘宁边区,同时边区又遭了旱灾,通校在保安县呆不住,奉命转移到延安。因为驻延安的机关多、部队少,所以又叫我们准备由边区向华北根据地进军。党中央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后,情况变得比较好一点,又加上下了一场好雨,于是就把通校留在延安,驻在军委三局当时的所在地附近的川口。到了这时,伙食供给已经中断,1块钱的津贴也发不出来了。怎么办?还是得靠自力更生。那时已经过了7月,季节比较晚,只能种点小白菜。小白菜加咸盐水当菜吃。到了冬天,没有鞋,也没有袜。同志们把从家中带来的被子、毯子剪了缝成袜子,布条就打了草鞋。我们还上山砍柴,上山时还好一点,下山时背几十斤重,两条腿实在是支持不住。自己做的袜子又不结实,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下子就豁开了。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通校的同志们坚持下来了。那时,校里的各级领导,从中队长到校首长,都很会做政治工作,能够以身作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带领大家想办法克服。这是我们共产党、八路军无往不胜的支柱,就是到现在也不能离开它。在强调经济效益的今天,仍旧要发扬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否则,要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是困难的。当年,在那么困难又有敌人策反的条件下完成学习任务,靠的就是政治工作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一点给我的印象最深,今后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在那艰难的历史岁月,谁要是意志衰退一点儿的话,那早就脱离革命队伍了。通校是这样的艰苦,国民党又是那样的尽力策反,要顶得住也确实不易呀!国民党特务就在周围活动,说是:你们走吧!到了那里,给你们挎小刀(指成仁剑),给你们当军官。他们以为我们的同志经不起诱惑,会上钩的。通校的同学以自己的行动,对国民党的卑鄙行径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在督河村时,胡玉梅和何真两位同志(现均在总参三部),看透了特务的阴暗心理,用计谋把特务抓住了。

我在13期初级班毕业,接着进了高级班。办高级班,是为了培训做地下工作或到敌后打游击的无线电通信人员。办法是从初级班毕业学员中挑选比较好的,在机务方面深造一下,要求学会无线电收发报机的修理、设计和装配,到了敌占区,买点零部件就可以自行装配。这时,王诤局长亲自给我们讲课,另外还有孙俊人、陆亘一、王曙等几位任教员。

在高级班毕业后,我被留在延安5分队。一起工作的有王钦才、毛良初。大概过了半年,把我调到8分队。那时,毛主席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各单位都种了些地,搞生产,生活就比较好了。1个电台分队,连摇机员、报务员算在一起,总共不过二三十人,但文化生活却活跃得很。每次晚会,一上台就是十几个人,台下没有几个人,其他电台的人就来助兴。物质生活好了,文化生活活跃了,大家的精神面貌也就好了。

                            选自《通信兵回忆史料选编》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关闭窗口
当前位置: 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校史春秋>>流金岁月>>正文
版权所有:beoplay体育提现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