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 战胜灾年
——忆学校1961年前后开展农副业生产情况
□ 房世伦
【作者简介】房世伦,辽宁省锦州市人,1931年1月生。1949年9月参加革命。历任学员、统计、会计、助理员、处长、调研员等职。
60年代初期,由于连年发生自然灾害,加之“左”的错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市场供应紧张,人们吃不上肉,副食品缺乏,人的体质普遍下降,浮肿病、肝炎病流行。当时部队的供应虽然比地方好,但也受到很大影响。为解决农副食品供应不足的状况,院领导决定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己动手”的精神,开展农副业生产,自力更生,战胜灾害,解决副食品供应问题,保证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保证教学、科研生产等任务的正常进行。
1960年5月初,学院成立了农副业生产办公室,具体领导全院的农副业生产。当时学院政委王赤军同志非常重视,明确指出,搞好学院农副业生产,对保证胜利完成学院的教学、科研任务,将起重大作用。当时提出种万亩地,养万头猪,喂万只羊,产万斤鱼的指标。主管后勤工作的领导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迅速抽调人力、物力,积极开展工作,将生产办公室改为后勤处,调二系副主任赵荣仁同志任生产处长,胡学瑞为副处长。通过兰州军区后勤部在咸阳草滩拨滩地10000余亩,在大荔县平民滩、新民滩,拨地5000亩,建立东西两处农场,在陕北富县张村驿、黑水寺建两个牧场,在学院东南角(现被船舶公司占用)征地种菜、养猪,开办了养猪场。在市南郊沈家桥建30亩鱼池,在东海舟山群岛造两艘机轮捕鱼,在院内开办作坊,生产酱油、酱菜、豆腐、豆制品等。同时,在市北郊草滩开垦农场种菜、种粮。这样,我院当时就有了较为完整的农副业生产基地。
为了使各生产基地发挥作用,必须加强管理。院务部党委抽调了各级得力干部,组织生产基地机构,配备领导班子。咸阳农场由王释然任场长;大荔农场由胡学瑞兼场长,后由张绍全同志任场长;牧场由田永旺负责,猪场、作坊由朱重山、宋克阔同志负责,鱼池由徐秋生同志负责;舟山造船由王茂昭同志负责。同时各基地配备不同数量的工作人员。农牧场的基本劳力由警卫营抽调,农忙季节,全院师生员工轮流参加劳动。有了健全的机构,又有劳动力,各基地很快投入了生产。
为了办好生产基地,各级领导深入第一线指挥,院长黎东汉、副院长刘克东、贾士珍,在建场勘察时,冒寒风、顶骄阳,在野外指导工作。院务部姜开进部长、信存忠政委,经常到生产基地布置检查工作。生产基地干部都在现场,一边劳动,一边指挥生产。在创办陕北牧场购置种羊时,卫生处副处长李崇山同志,带领几名干部爬山涉水,步行几百里去采购,亲自赶羊送回基地。在挖掘鱼池时,各级领导都带头参加,尤其是高工班的上校和大校级学员,也争着去干。所有这些,不仅促进了生产基地的建设,还有力地鼓舞了劳动生产人员的热情,使各生产基地的工作正常开展。
生产基地的领导和生产劳动人员,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场的原则,农场办在河滩,盖的是简易棚,每平方米仅花6元钱,屋内冬冷夏热。为减少开支,他们自力更生,自修农具、工具。虽然农业、牧业生产人员经常在野外劳动,但是没有人提出过高的要求,也没有人要求调动工作。挖鱼池的人,没有工作服,没有防水用具,大家都是打赤脚在水中挖泥,多少人被芦苇剌破手脚,仍坚持劳动。各生产基地为抢农时,经常挑灯夜战,从未发过夜餐费及补贴,大家都自觉自愿地干。组建牧场除购买修羊圈的木杆外,几乎没有其他开支,工作人员都住在老乡的旧窑洞里。购买种羊时,不论干部、战士,为节省开支,从不雇工,风餐露宿,齐心协力把羊赶回来。院内作坊,都因陋就简,把马厩改为操作间,冬天零下几度,仍然在室外做酱菜、做豆制品。养猪场自养、自宰,工人跑食堂收泔水喂猪。各生产基地精打细算,可以说把每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
辛勤汗水浇灌出丰硕的果实,投产第一年,就取得很大成效。农场第一年收粮40万斤;猪年产2.4万斤;鱼池收鱼2000斤;院内制豆腐40万斤,豆制品7000余斤,酱油12万斤,酱菜8万斤。这些农副产品有效地改善了后勤供应。当时按全院人员计算,平均每人面粉30斤,肉3斤,鱼1斤(机关人员),豆腐豆制品60斤,酱菜10斤,大大改善了全院人员的生活,保证了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生产基地的成果,曾在院内展览,受到全院同志的赞扬,同时学院还将自制的酱菜投入市场,农产品送到北京通信兵部,受到上级的好评。
1965年以后,国家经济逐年好转,副食品供应逐渐增加。随着院内体制变动,人员缩减,各生产基地,除院内的以外,其他均撤销了,生产处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