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校友翟树民研究员分别于1982年和1984年获得beoplay体育提现无线电遥控遥测专业学士学位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1984~1989年留校任教,1995年获得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他曾是美国加州IBM Almaden研究中心研究员,是该中心计算机科学部资深科学家。翟树民指导和主持的ShapeWriter项目和团队开创了图形键盘研究领域,并于2004在世界上首次推出图形键盘产品SHARKtex。他的工作被《纽约时报》、The San Jose Mercury News,The Wall Street Journal,BBC等多家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并成功当选2010年度ACM Fellow。他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被引数千次,曾获IEEE计算机学会最佳论文奖,获专利二十多项。他曾先后在瑞典皇家工学院、Linkoping、巴黎11大和清华大学等多所院校任访问或兼职教授。另外,他还担任ACM人机交互学报(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等多种著名期刊主编。
77级的本科生
我是西电本科77级的。1977年秋天,我16岁,在甘肃天水上高中二年级。在此之前大家都没想到可以通过考试上大学。在“三线”的天水,大学是一个高不可攀、不可想像的世界。得知高考消息后,在中学老师们和当工程师的父亲辅导下, 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参加了年底的高考,一同进考场的还有叫阿姨的邻居。整个天水这一中国历史名城里,当年仅有十余人有幸考中,成为77级大学生。我考上了当时全国80余所重点院校之一的西北电讯工程学院, 也就是今天的beoplay体育提现。入学后,在大学体育“达标”测验时意外发现了我的长跑潜力,被召进西电长跑校队。从而改变了以往自我认定的文弱书生形象,终身受益。
那时代的大学老师们非常可敬。他们在当时还很艰苦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条件下,快速重建了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修复了断层,培养了我们下一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蒋洪老师。他不但讲授专业课,亦常在课下和在他家中与我讨论各种问题,这对一个本科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学习与探索在本科高年级的时候能感觉到一个很重要的转变,那就是从学习到研究的心态转变。大学教育不仅仅是教懂学会已知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出用科学的原理,精神和方法去探索未知。我开始对教科书内容追根问底,比如一度对香农采样定理(Nyquist–Shannon sampling theorem)的极限条件非常着迷。毕业时,我在蒋洪老师指导下的本科论文也得以在西电学报上发表, 这是我学术生涯的第一篇论文。
81级的研究生
1981年我又幸运地考上了西电研究生班,一共40多个人。还像在77级本科时一样,同学们都不张扬, 但个个出类拔萃。包括后来担起领导西电重任的段宝岩、陈平、杨银堂等杰出的同学。同学们亦各有个性。或钻研哲理,高瞻远瞩;朴实善良,善解人意;或聪明过人,异常幽默。我以为我阅读涉猎范围广泛,但每次跟同学聊天后一定自愧不如。
那时全西电可以带研究生的教授为数不多,都可谓一流学者。我师从王厚生教授。当时中国的工业独立科研开发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王厚生教授特别强调并带领我们直接参与国家科研攻关项目,解决国内产品的空白。比如我们课题组参与了中国第1台100兆磁盘和它的母盘录制设备的开发工作。王厚生教授这样的科技工作者有自己的见解和直觉,而这种直觉是建立在科学、数学和逻辑的基础之上,不是异想天开,也不是随大流赶时髦 。
留校任教
研究生毕业后我留校任讲师。当时在中国还很少有博士学位获得者,硕士毕业就可以做大学教师了。我一做五年。等我到国外再读博士时,已失去我早上大学的时间优势,比同时读博的同学们年龄要大一些。但在今天看来在西电当教师那五年仍是非常重要、值得珍惜的一段经历。首先有了教学经验。有教学经验的人都会同意教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当时我还非常年轻,首次主讲大课只有二十三岁,跟听我授课的高年级学生年龄差不了很多。第一次踏上大课讲台忘记了学生全体起立的习惯,面对百余站立的学生一时手足无措,结果学生们哄堂大笑。那时我自己也还只是本科毕业不久,体会到大学教育太多的照本宣科,所以我讲课侧重每章节内容背后的原因目的,以培养学生的直觉,很快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兴趣。我每次课前课后都非常兴奋。虽然后来在斯坦福,瑞典皇家工学院,和清华等学校再次登讲台,给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授课, 但我至今做梦,梦到讲课备课的情景,还是在西电。有时梦到新学期开始了上讲台前才发现所备的课不是学校要我讲的,惊出了一身冷汗!
做教师很有成就感。我当年教过的学生今天有和我一同奋斗在硅谷的,也有在国内做部级领导的。我后来在国外的工作得到了学术界的各种认可,包括在2010年成为人机交互学院的首位华人院士,和来自中国大陆的最先几位ACM Fellow之一。相比之下让我更为满足的是我第一次讲课被学生评选为那年三系的最佳教师。记得有一天在西电东大楼附近路上偶然听见几个学生在议论他们考试结果。一学生说“翟老师出的考题难,但是合理,考得是真正的理解程度!”
除了教学,我还在304研究室参加科研工作,包括到北京华北计算所合作“纵向”的国家六五攻关项目,也到广东的乡镇企业做“横向”项目。在广东顺德帮乡镇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的经历特别值得回忆。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大潮中,蒸蒸日上的民间企业在迅速走向世界。
光阴似箭,三四十年前在西电77级本科和81级研究生的学习和随后在西电的教学和科研经历,至今难忘。在西电的接受的教育和做教师的经验是我以后旅居国外事业生活的发射架。我一直认为:后来在国外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 是和西电的经历分不开的。
(文/翟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