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蓓金 曹东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beoplay体育提现开设青年教师国情研学实践班,将教师党史学习的“行走课堂”设在办学旧址红色故地,6月28日-30日,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第二期国情研学实践活动,在党史和校史的学习中引导广大教师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努力将学习成效转化为践行立德树人初心、勇担科技报国使命,用实际行动为党庆生,进一步激发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奋进力量。
办学路上温党史,学思践悟再出发
本期青年教师国情研学实践班由来自学校18个教学科研机构的一线青年教师、辅导员以及“三好三有”导学团队代表组成,实践班首先来到学校办学旧址——江西省宁都县小布镇,共同学习“半部电台起家”的红色校史,实地感悟在炮火硝烟中诞生、枪林弹雨下锻造的西电精神。同时,学校与小布镇共建“教师实践教育基地”,引导更多的西电教师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在校史党史中汲取教育报国和科技报国的精神力量,赓续西电人的精神血脉。
“了解到老一辈西电人凭借在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缴获的那部只能收报、不能发报的无线电台,从无到有成立了无线电训练班,并发展壮大为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铸就了人民军队无线电通信及通信教育事业的九十载辉煌,我倍感振奋与骄傲,更加激励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忘育人初心,着眼于国家发展需求,不断奋斗创新,为祖国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电子工程学院新入职教师张明阳表示。
在龚氏家庙,马克思主义学院杨伟刚老师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向现场师生宣讲了一堂融入西电校史的思政课。杨伟刚谈到建校90年以来,学校始终与共和国同根同向同行:在革命战争期间输送了数千名通信干部,红色电波传遍大江南北;在和平建设时期扎根西部、育人育才,创造了我国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的多个第一。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与老一辈西电人一样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红色圣地悟思想,实学实干见实效
在井冈山革命圣地,实践班成员共同走进革命烈士陵园,感悟革命先烈们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全面了解井冈山革命斗争史,深刻感悟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以及党的初心和使命;走进大井朱毛旧居,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优秀品质。同时,实践班成员还走进黄洋界哨口、茅坪八角楼、挑粮小道等地,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进一步增强青年教师对自身所肩负的时代责任的深刻认识。
师德标兵、外国语学院秦枫感慨道:“这几天红色故地的学习实践之旅,我们重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个个革命先烈战斗过的地方,深感革命道路的艰难和不易。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辅导员代表、通信工程学院马蕊谈到自己的学习体会说:“在红色圣地井冈山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比书本上要更加生动,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红色年代,深刻感受坚定信念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将继续锤炼过硬本领,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教育引领好青年学生,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当代青年,传承好红色基因,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爱国奋斗燃初心,红色基因共传承
学校贴近教师实际,促进教师成长,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教师业务能力建设、学科专业特色、教学科研工作相融合,此次国情研学实践班特别邀请出生成长于红色故土的“华山学者”领军教授朱圣棋以及“三好三有”导学团队导师魏兵讲述自身的科研成长历程,就青年教师的发展诉求和教学科研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享交流,鼓励青年教师扎根中国大地,深培思想沃土,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切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王敬涛表示:“三天的党史学习让我深受教育,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曾在蒲城县尧山镇闫家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我深刻的感受到广大教师将小我融入大我、将科研着力点放在服务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的重要意义,学校的智力资源应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海外归国教师代表、教师入党积极分子、机电工程学院张骥感慨道:“在小布镇办学旧址和井冈山红色圣地,我们共同学习了这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对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了全新认识,让我愈发迫切地想要加入党组织。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难困苦、坚定理想信念的珍贵品质和精神一直激励着我要以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四个面向’中,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