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恢复高考40年】包为民:家国情怀指引成功路
时间:2017-05-27 15:35:18来源:新闻中心点击:

前言: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迄今已40年整。翻开尘封的校史档案,有据可查的西电77、78级学生共有1573人。他们当中,先后有7人当选两院院士——包为民、张尧学、王中林、武向平、段宝岩、郝跃、杨小牛,这个令西电人自豪的名单生动诠释了人才培养的“西电现象”;他们当中,100余人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成为40年来西电教学科研战线的重要中坚力量;他们当中,更多人毕业后走向社会,努力拼搏、贡献才智,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主力军。通过恢复高考步入大学殿堂的西电77、78级校友,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个人特质,毕业后成就了精彩的人生道路,成为西电教育大眼界、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的最好体现。在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之际,党委宣传部特推出“我的梦·时代梦·西电梦”系列主题报道,通过对77、78级杰出校友和在校教师的专访等形式,从一个侧面展示这批特殊的西电人身上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助力一流大学建设。

大学育人重在塑造大眼界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

——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谈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报》记者 张行勇  

  《西电科大报》记者 吴 华

“我的母校beoplay体育提现,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大学。她并非‘985’高校,又地处西部,却产生了令人称赞的人才培养‘西电现象’。高考恢复后,西电培养的本科生中共有7人当选两院院士,培养的研究生中有2人当选两院院士,这个数字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航天领域一些备受瞩目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总师岗位上,同样也活跃着西电校友的身影。”

5月2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包为民,在出席西电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开题启动会间隙,就当前大学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包为民院士接受《中国科学报》和学校宣传部采访

往后40年,不易初心

包为民谈到,当选院士的西电校友只是众多杰出校友中的代表,更多校友毕业后走向社会,已经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主力军。恢复高考已经40年,确实需要思考、挖掘西电培养人才的经验做法,为西电未来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推陈出新,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很幸运,我高中毕业正赶上高考恢复,77年我参加了高考,但当时时间仓促,思想准备不足,第一次考试我落榜了。”忆起年少时的高考经历,包为民不无感慨,“78年,我第二次参加高考,报志愿时,父母建议我,信息时代是未来发展趋势,而西电在信息技术方面很有优势,于是,我填报了西电,并如愿踏进了西电校园。”

40年,在人的一生中很漫长,但当看到很多航天领域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仍然思维活跃,挺立学术前沿,时刻思考科学问题时,又让包为民感到,40年亦如倏忽之间,自己取得的成绩还很不够。“前辈们的可贵精神,感动着我,也鞭策着我,往后40年,要始终保持旺盛饱满的工作热情,即使80、90岁,依然要有像他们这样的人生境界。”

造就人才培养“西电现象”的六个因素

1960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西电,2005年当选中科院院士的包为民,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解读了人才培养“西电现象”背后的原因。

包为民认为,主要因素有六个。一是西电系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她曾是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从1931年诞生于瑞金开始,西电身上就流淌着红色的血液,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爱国奉献是西电人的根本情怀。二是西电专业特色鲜明。在86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发展信息学科特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三是西电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西部。长期汲取古都西安浑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对学校人文精神有着很好的浸染。四是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文革”后,西电有一批爱生敬业、作风扎实的老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深耕讲台,当时每班都有自己听课的大教室和自习的小教室,辅导老师都非常敬业,课后会到小教室巡视检查,和学生近距离交流,认真细致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对教育事业全情投入,有力地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五是西电曾有严格军事化的管理。这使得学生心中驻扎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严格”“规范”“守时”这些关键词,在西电学生身上打下了深刻印记,为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我们的班主任郭立勋老师和指导员徐文龙老师都是敬业典范,与学生吃住在一起,全方位了解学生状况,同学有困难及时给予帮助。最终,班上只有一个同学病退,没有一个留级,全部正常毕业。老师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生身上,学校为我们创造了一片学习成长的沃土。六是当时班上同学的成长经历和文化背景大不相同。年龄最大的30多岁,上过山、下过乡、扛过枪、开过机床,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丰富得多。最小的16岁,都喜欢跟在老大哥、老大姐身后转悠,听他们讲对人生、社会的认识,感到很新鲜,也很受用,这对年龄小的同学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很有启迪和帮助。这种同学之间的交流,有时比老师的说教效果更好。

变化的是时代环境,不变的是西电精神

“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我们,面对如海的知识,如饥似渴,迫切渴望能将逝去的时间夺回来,都憋着劲儿在学。”对当年校园里刻苦学习蔚然成风记忆犹新的包为民,也一再强调,“77、78级学生的生源构成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可能再造复制,当年在教学中使用的一些措施,现在不一定管用。”

现在社会丰富多彩,信息更加透明、快捷,只需一个手机天下事就能尽收眼底。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若差一些,就很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时代变迁,教育工作难度增大,当年的老办法照搬过来不一定有效,历史在发展,社会环境在变化,要在教与育中,将好传统与当今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对学生因势利导,这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然而,纵使环境再改变,依然不变的,是我们的西电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与西电精神也是相通的。作为延伸着红色血脉的西电,培养出的学生要始终有这种精神。这就要求大学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强烈的为国为民情怀。”谈到这里,包为民的话语掷地有声。

家国情怀指引出奋进担当的成功路

而这一点,又恰与西电现任党委书记、校长郑晓静院士着重强调的“做有家国情怀的育人者”理念不谋而合。

郑晓静认为,身为大学教师,就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诠释好有大眼界、大境界、大胸怀和大格局的育人角色,并以自身的言传身教,将西电人长期积淀形成的深层次文化心理密码——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对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以及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传递辐射至更多的西电学子。

包为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大眼界、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的塑造,实际上正是西电人才培养成功的那把“关键钥匙”。

事实上,包为民自身的学术成长经历也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大学毕业时,正赶上国家建设一批重点工程,投身航天事业的我,十分幸运地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向技术高峰不断攀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倘若我放下国家交予的任务,随流下海或出国,就绝不会有今天的包为民了!我也有出国的机遇,但都放弃了,我选择留在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人能成功,需要具备三个因素:一是要有基本的素质、基本技能。这是在大学能够习得的。二是要有施展的平台和个人的努力。中国航天事业是国家的高技术战略目标,中国是一个大国,平台很大,面对机遇,要做一个勤奋、有准备的人。三是要有对国家民族强烈的情怀。个人能否成才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在人的一生中,时常要面对在个人、集体、国家三者间进行选择的十字街头,必须认识到,国家国泰民安,能够迈入世界前列,实现“航天梦”、“中国梦”等既定目标,就可由此牵引,出成果出人才。选择国家,国家就不会抛弃你。以这样的情怀去做选择,规划自己的人生,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学生自然就会成功。”

包为民自豪地说,“如今西电培养出的航天领域杰出校友人才辈出,‘天宫一号’总设计师杨宏、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神舟飞船通信系统总设计师杨孟飞等,身上都载着西电人家国情怀的深深烙印。”

需要能打硬仗能攻坚的教师队伍

作为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看着学院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包为民感到很欣慰。他认为,这得益于学校对学科建设的高度重视、对学科发展的前瞻性规划,以及空间院全体师生团结齐心、敢想敢拼的精神。学院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四个因素:一是学校领导审时度势,抢抓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机遇,扎实推进学科实力拓展计划,为学院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二是学院成立时,来源于不同学科的教师优势互补、相互支撑,做到了“一加一大于二”;三是学院教师将育人视为重中之重,虽然学院师生数量不多,但却有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也增进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四是学院有一支能打硬仗、能攻坚的教师队伍。面对学院发展道路上的机遇与挑战,老师们个个都卯足了拼劲儿,这种劲头又无形中传递到了学生身上,使得整个学院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息及向上生长的能量。

上一条:西电李云松教授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下一条:【西电学子】滴水爱心站:平凡依旧,爱心不减

【恢复高考40年】包为民:家国情怀指引成功路
发布时间:2017-05-27 15:35:18来源:新闻中心点击:我要评论:

前言: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迄今已40年整。翻开尘封的校史档案,有据可查的西电77、78级学生共有1573人。他们当中,先后有7人当选两院院士——包为民、张尧学、王中林、武向平、段宝岩、郝跃、杨小牛,这个令西电人自豪的名单生动诠释了人才培养的“西电现象”;他们当中,100余人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成为40年来西电教学科研战线的重要中坚力量;他们当中,更多人毕业后走向社会,努力拼搏、贡献才智,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主力军。通过恢复高考步入大学殿堂的西电77、78级校友,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个人特质,毕业后成就了精彩的人生道路,成为西电教育大眼界、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的最好体现。在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之际,党委宣传部特推出“我的梦·时代梦·西电梦”系列主题报道,通过对77、78级杰出校友和在校教师的专访等形式,从一个侧面展示这批特殊的西电人身上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助力一流大学建设。

大学育人重在塑造大眼界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

——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谈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报》记者 张行勇  

  《西电科大报》记者 吴 华

“我的母校beoplay体育提现,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大学。她并非‘985’高校,又地处西部,却产生了令人称赞的人才培养‘西电现象’。高考恢复后,西电培养的本科生中共有7人当选两院院士,培养的研究生中有2人当选两院院士,这个数字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航天领域一些备受瞩目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总师岗位上,同样也活跃着西电校友的身影。”

5月2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包为民,在出席西电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开题启动会间隙,就当前大学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包为民院士接受《中国科学报》和学校宣传部采访

往后40年,不易初心

包为民谈到,当选院士的西电校友只是众多杰出校友中的代表,更多校友毕业后走向社会,已经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主力军。恢复高考已经40年,确实需要思考、挖掘西电培养人才的经验做法,为西电未来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推陈出新,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很幸运,我高中毕业正赶上高考恢复,77年我参加了高考,但当时时间仓促,思想准备不足,第一次考试我落榜了。”忆起年少时的高考经历,包为民不无感慨,“78年,我第二次参加高考,报志愿时,父母建议我,信息时代是未来发展趋势,而西电在信息技术方面很有优势,于是,我填报了西电,并如愿踏进了西电校园。”

40年,在人的一生中很漫长,但当看到很多航天领域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仍然思维活跃,挺立学术前沿,时刻思考科学问题时,又让包为民感到,40年亦如倏忽之间,自己取得的成绩还很不够。“前辈们的可贵精神,感动着我,也鞭策着我,往后40年,要始终保持旺盛饱满的工作热情,即使80、90岁,依然要有像他们这样的人生境界。”

造就人才培养“西电现象”的六个因素

1960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西电,2005年当选中科院院士的包为民,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解读了人才培养“西电现象”背后的原因。

包为民认为,主要因素有六个。一是西电系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她曾是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从1931年诞生于瑞金开始,西电身上就流淌着红色的血液,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爱国奉献是西电人的根本情怀。二是西电专业特色鲜明。在86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发展信息学科特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三是西电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西部。长期汲取古都西安浑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对学校人文精神有着很好的浸染。四是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文革”后,西电有一批爱生敬业、作风扎实的老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深耕讲台,当时每班都有自己听课的大教室和自习的小教室,辅导老师都非常敬业,课后会到小教室巡视检查,和学生近距离交流,认真细致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对教育事业全情投入,有力地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五是西电曾有严格军事化的管理。这使得学生心中驻扎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严格”“规范”“守时”这些关键词,在西电学生身上打下了深刻印记,为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我们的班主任郭立勋老师和指导员徐文龙老师都是敬业典范,与学生吃住在一起,全方位了解学生状况,同学有困难及时给予帮助。最终,班上只有一个同学病退,没有一个留级,全部正常毕业。老师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生身上,学校为我们创造了一片学习成长的沃土。六是当时班上同学的成长经历和文化背景大不相同。年龄最大的30多岁,上过山、下过乡、扛过枪、开过机床,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丰富得多。最小的16岁,都喜欢跟在老大哥、老大姐身后转悠,听他们讲对人生、社会的认识,感到很新鲜,也很受用,这对年龄小的同学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很有启迪和帮助。这种同学之间的交流,有时比老师的说教效果更好。

变化的是时代环境,不变的是西电精神

“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我们,面对如海的知识,如饥似渴,迫切渴望能将逝去的时间夺回来,都憋着劲儿在学。”对当年校园里刻苦学习蔚然成风记忆犹新的包为民,也一再强调,“77、78级学生的生源构成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可能再造复制,当年在教学中使用的一些措施,现在不一定管用。”

现在社会丰富多彩,信息更加透明、快捷,只需一个手机天下事就能尽收眼底。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若差一些,就很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时代变迁,教育工作难度增大,当年的老办法照搬过来不一定有效,历史在发展,社会环境在变化,要在教与育中,将好传统与当今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对学生因势利导,这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然而,纵使环境再改变,依然不变的,是我们的西电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与西电精神也是相通的。作为延伸着红色血脉的西电,培养出的学生要始终有这种精神。这就要求大学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强烈的为国为民情怀。”谈到这里,包为民的话语掷地有声。

家国情怀指引出奋进担当的成功路

而这一点,又恰与西电现任党委书记、校长郑晓静院士着重强调的“做有家国情怀的育人者”理念不谋而合。

郑晓静认为,身为大学教师,就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诠释好有大眼界、大境界、大胸怀和大格局的育人角色,并以自身的言传身教,将西电人长期积淀形成的深层次文化心理密码——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对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以及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传递辐射至更多的西电学子。

包为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大眼界、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的塑造,实际上正是西电人才培养成功的那把“关键钥匙”。

事实上,包为民自身的学术成长经历也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大学毕业时,正赶上国家建设一批重点工程,投身航天事业的我,十分幸运地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向技术高峰不断攀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倘若我放下国家交予的任务,随流下海或出国,就绝不会有今天的包为民了!我也有出国的机遇,但都放弃了,我选择留在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人能成功,需要具备三个因素:一是要有基本的素质、基本技能。这是在大学能够习得的。二是要有施展的平台和个人的努力。中国航天事业是国家的高技术战略目标,中国是一个大国,平台很大,面对机遇,要做一个勤奋、有准备的人。三是要有对国家民族强烈的情怀。个人能否成才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在人的一生中,时常要面对在个人、集体、国家三者间进行选择的十字街头,必须认识到,国家国泰民安,能够迈入世界前列,实现“航天梦”、“中国梦”等既定目标,就可由此牵引,出成果出人才。选择国家,国家就不会抛弃你。以这样的情怀去做选择,规划自己的人生,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学生自然就会成功。”

包为民自豪地说,“如今西电培养出的航天领域杰出校友人才辈出,‘天宫一号’总设计师杨宏、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神舟飞船通信系统总设计师杨孟飞等,身上都载着西电人家国情怀的深深烙印。”

需要能打硬仗能攻坚的教师队伍

作为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看着学院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包为民感到很欣慰。他认为,这得益于学校对学科建设的高度重视、对学科发展的前瞻性规划,以及空间院全体师生团结齐心、敢想敢拼的精神。学院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四个因素:一是学校领导审时度势,抢抓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机遇,扎实推进学科实力拓展计划,为学院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二是学院成立时,来源于不同学科的教师优势互补、相互支撑,做到了“一加一大于二”;三是学院教师将育人视为重中之重,虽然学院师生数量不多,但却有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也增进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四是学院有一支能打硬仗、能攻坚的教师队伍。面对学院发展道路上的机遇与挑战,老师们个个都卯足了拼劲儿,这种劲头又无形中传递到了学生身上,使得整个学院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息及向上生长的能量。

责任编辑:付一枫
本月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