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迄今已40年整。翻开尘封的校史档案,有据可查的西电77、78级学生共有1573人。他们当中,先后有7人当选两院院士——包为民、张尧学、王中林、武向平、段宝岩、郝跃、杨小牛,这个令西电人自豪的名单生动诠释了人才培养的“西电现象”;他们当中,100余人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成为40年来西电教学科研战线的重要中坚力量;他们当中,更多人毕业后走向社会,努力拼搏、贡献才智,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主力军。通过恢复高考步入大学殿堂的西电77、78级校友,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个人特质,毕业后成就了精彩的人生道路,成为西电教育大眼界、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的最好体现。在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之际,党委宣传部特推出“我的梦·时代梦·西电梦”系列主题报道,通过对77、78级杰出校友和在校教师的专访等形式,从一个侧面展示这批特殊的西电人身上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助力一流大学建设。
卢朝阳:西电精神是我扎根在此的永久养分
■记者 陈圆
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个年头,刚刚沉寂了7个月的高考考场,又迎来了更为汹涌的千军万马:610万名考生在这里释放岁月的沉淀,只为梦圆大学。
那一年,40万考生有幸通过高考的选拔,走向人生的新方向。虽然这一录取数字比前一年的27万要多得多,但录取率仍然停留在可怜的个位数——7%。
卢朝阳,beoplay体育提现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更为传奇的是,与许多“久旱逢甘霖”的莘莘学子不同,卢朝阳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还不满15岁。直到那一年10月,刚到西电报到不久后,卢朝阳才正式迈入人生的志学之年。
忆备考:小小少年初露锋芒
1978年,刚刚升入高中的卢朝阳,就被领向了高考考场。那时候,高中还只有两个年级。卢朝阳所在的高一年级有六个大班,其中两个是快班。校长在快班里挑选了十名天资聪颖的学生,早早就让他们加入了备战高考的“预备役”,卢朝阳就是其中之一。
那段备考的时光,卢朝阳以“乐”作舟,徜徉在无涯学海中。学校给力相助,为他们分配了最好的老师,数理化政治语文轮番“轰炸”,集中“开小灶”强化训练了三个月。卢朝阳也拼劲十足,找来全国各地上一届高考的各种试卷,摸索尝试。
那一年的仲夏时节,卢朝阳带着试一试的心态轻松上阵。谁知无心插柳柳却成荫,十个提前参加高考的学生,加上全部高二毕业班的同学,只有两人圆了大学梦,卢朝阳金榜题名。
在那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能考上大学的,大多是有着十几年沉淀的高素质人才。小小年纪就从这样一群社会精英中脱颖而出,卢朝阳可谓是那个时代的“幸运神童”。
但如今,忆起这段光荣岁月,卢朝阳却谦虚地表示:“大家学习的起点都差不多,不是说我自己就有多了不起,只是当时可能很多人基础不够。而我只是比别人多学了一点点,早学了一点点,运气更好一点点。”
忆择校:西军电精神召唤我
卢朝阳家的隔壁,住着他的英语老师。凑巧的是,英语老师的爱人毕业于早期的西军电。得益于这位热爱母校的西电校友,卢朝阳经常能够在父母跟前听到邻居讲述西军电的传奇故事。从那时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西电精神,就在他稚嫩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
“西电校友为祖国振兴所做的各种贡献深深打动着我。我的父母也对此深有感触。填报志愿时,父母说,儿子你就去西军电吧,离家也不远。我没有丝毫犹豫,就选择了西电。”
佳讯很快传来。“那时候真是高兴得轻飘飘”,卢朝阳回忆道,“因为距离报道还有个把月,闲来无事,秋季开学后我又继续跟班上课了。我的书本被同桌写满了‘西军电’,此情此景,历历在目,好不自豪!”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里,卢朝阳憧憬着未来。
忆集体:永不忘怀的精神家园
那一年的金秋时节,卢朝阳正式迈入西电的大门,就读于当时一系的无线电通信专业。1-781,是他所在班级的编号,也注定成为他永远不会忘怀的精神家园。
最小的年仅14岁,最大的35岁,这样大跨度的年龄结构令初入大学、时年15岁的卢朝阳感到匪夷所思。130多人的班级里,有的是一线正规军人,有的是资深插队知青,有的是原单位骨干甚至领导干部。“几乎都是来自全国的精英,真的可以说是人才辈出”。与这样的同窗为伍,至今都让是一件让卢朝阳感到光荣的事。
然而,在这里,中学各门功课都十分拔尖的佼佼者卢朝阳,渐渐在失了那份优越:“我很快意识到,自己的人生阅历、知识基础、人际交往能力与年长的大哥哥大姐姐,甚至叔叔阿姨,有不小的差距。”
但年龄小,也成了卢朝阳得以毫无障碍地学习求教的法宝:“我是大家眼中的小弟弟、小活宝,同学们也都肯帮助我、爱护我。”
班级毕业20周年和30周年的纪念活动,卢朝阳都积极地参与了策划和组织。除了一些因故不能参加的同学外,全班有90多名同学都回到母校,再聚首1-781班。“我很庆幸自己来到西电,来到1-781班这个团结、温暖的集体。”卢朝阳欣慰至极。
忆学风:追赶超越同进步
“主讲辅导制”是当时主干课程的授课模式——主讲老师负责课程内容的授课;辅导老师负责作业课、实验课,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并在晚自习时陪着学生一起学习,为学生答疑;代课老师会在课外到教室、自习室巡视,或者在教研室定点答疑。
难得的上大学机会,造就了那个时代“画风清奇”的学习氛围:争分夺秒、追赶超越,却又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彼此之间学习上的差距,不比吃穿,也没有其他干扰。同学们最大的娱乐,大概就是在球场上挥汗如雨,还有周末小操场的露天电影。当年校园电线杆上大喇叭播送电影预告的声音,至今还能清晰地回荡在我耳边。”
“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这是当年红极一时的歌曲《八十年代新一辈》中的歌词,也是那时候高校学子作为时代精英的普遍心声。始终与祖国共成长,是西电学子心底的期盼。“祖国的未来只能靠我们,舍我其谁!”也几乎成为每一位西电人学习动力的不竭源泉。
忆校风:舍我其谁勇争先
虽然早在1966年就转为地方大学,但早年西军电的光荣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来到这所军转地方的大学,卢朝阳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纪律严明、蓬勃向上的校园氛围。
在军号声中起床、上下课、开饭,风雨无阻地出早操,打报告进出教室和办公室......这是那个时代西电人绘就的校园风貌。学生被称为“学员”,老师是“教员”,各级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是“领导”,班主任则被叫做“指导员”——西军电的气质和风范依稀可见。
如此准军事化的管理方式,锻造了一批纪律严明、战斗力顽强、向心力极高、严肃而又活泼的铮铮“战士”。爱国为民的理想信念也在积极质朴的校园氛围中深植于前辈学人的灵魂深处。
谈精神: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祖国建设大发展的时期,处处需要各类人才。而诸如西藏、新疆一类偏远的建设单位,更是如饥似渴地需要学通信、雷达的工科生去搞建设。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面对国家发展急需人才的现实状况,以平民子弟为主的西电学子在毕业分配时义务反顾地奔赴祖国建设的各方“前线”。
“国家需求导向”成为一代又一代西电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和历史宿命。
“当年投身祖国建设大潮的西电人,多年后也大都成为了国家、社会和所在单位的精英人才。”说到人才培养的“西电现象”,卢朝阳也有一番思考:“因受西军电精神的滋养,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讲奉献、负责任、有担当,工作劲头和进取精神都是无可比拟的。他们多数没有可以依靠的所谓‘背景’或‘阶梯’,没有‘大树’好乘凉,必须凭借自身的努力工作和为国为民的奉献,来成就自己的人生追求。‘西电现象’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从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到了力量。”
作为西电自主培养的第23个博士,卢朝阳的人生凯歌也因着他的“西电情结”,奏响了感恩母校、回馈母校的主旋律。
早期赴法读博,学成归国时赶上80年代末祖国历史发展的“阵痛期”,很多人选择留在国外,卢朝阳回来了。在浙江大学做博士后研究近4年,面对工作机会的广袤天地,卢朝阳带着累累硕果,又回到了西电。2005-2006年,卢朝阳一家去日本工作了一年。一年后,他说服家人,还是选择回国效力。
“学校‘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典型”,是前校长梁昌洪对卢朝阳的褒扬。
谈传承:从了解到认同再到弘扬
从半部电台起家,到成为中国通信和电子信息领域领军学校的发展历程,正是学校对“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西电精神的完美诠释。
相对于真切体会过这一精神实质的前辈学人来说,新一代西电学子缺少了真切可感的精神载体,也难免觉其大而空。
“要想把西电精神传承好,必须要先从了解它开始,从而认同它,进而传下去。”卢朝阳对此颇有体悟:“我们现在倡导学习和传承西电精神,要把它落实到可操作的层面,融入到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日常学习和专业实践之中。要经常给青年教师讲讲毕德显、孙俊人、保铮、胡征等大师们的人生经历和奋斗历程,讲讲西电人的艰苦创业史,告诉他们这些大师是怎么在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撑起了新中国电子工业的脊梁。”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西军电文库”参观
卢朝阳向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介绍西电历史
从骨干教师,到研究生院主管教学六年的副院长,再到学校图书馆馆长,用心设计并建成“西军电文库”,使之成为传承西电精神、发扬优良教风学风的重要阵地和优质平台,当年为“西电精神”感召而来的卢朝阳,在西电学习,在西电成长,又继续在传承这份西电“传家宝”的事业中躬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