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三尺讲台 望星空璀璨
——记2019年度“西电最美教师”仇原鹰
■学生记者 吕夏禹 狄鑫 邵慧娜
还记不记得上一次欣赏星空是什么时候?望着茫茫无边的夜空,看着繁星点点,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宇宙从何而来?如何遨游太空去探索那个未知的世界?自古以来人类就有飞翔的梦想,当我们的祖先凝望着在天空展翅翱翔的雄鹰时,也幻想着给自己插上飞翔的翅膀,也创作出无数的神话故事去想象太空那片神秘的领域。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仰望星空,写下了《天问》,期待探索宇宙的奥秘。
五千年岁月更迭,如今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所向往的宇宙,正在缓缓揭开她神秘的面纱。2016年,经过众多中国科学家与工程师们艰苦卓绝的努力,在祖国西南的山岭之间诞生了世界上最大的、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
在国家重大专项大飞机工程项目的支持下,国产大型运输机Y-20已腾空而起。
而机电工程学院的仇原鹰教授就是中国天眼(FAST)研究的亲历者和Y-20飞机研制的参与者。
攻坚克难 潜心科研
仇原鹰将他近二十年来的主要科研经历总结为两个十年。
1998年至2008年,仇原鹰跟随段宝岩院士做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的预研,先后研制了5米、50米两个馈源舱索驱动跟踪系统的模型。他们进行了缜密的计算、反复的试验,测试机电光一体化配合,实现了馈源跟踪射电源的运动,验证了段宝岩院士提出的索驱动跟踪系统创新方案,为FAST的工程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试验基础。
第二个十年是2009年至2019年,仇原鹰在航空航天领域做研究,包括飞机液压管路系统振动仿真分析软件开发,以及国产Y-20飞机25米大跨度机翼液压管路耐久试验系统研制。
Y-2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大型运输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军事空运方面始终是以中小型运输机为主,为了满足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保卫祖国领土领空,中国约需百架以上的大型军用运输机,而国家在这方面技术严重短缺,广大科研人员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与挑战。
“在Y-20之前,我国从未自主设计生产过这么大翼展的飞机,所以在设计生产中面临了很多的技术难题。”仇原鹰向我们解释到。技术难题是搞科研经常会遇到的,如何攻克这些难题,是科研人最需要思考的。
他们面对的技术难题之一,就是飞机在强气流、高机动飞行中机翼上翘并叠加振动的苛刻环境问题。为了防止内部高压管路因此破损,团队必须做出一个模拟机翼来考核在这种反复上翘与振动的过程中,机翼液压管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研究过程中,团队的目标始终如一,就是使得模拟情况下机翼的弯曲曲线与理论上可能产生的曲线相吻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付出了大量心血,不断对设计进行修正、对试验系统进行调试,经过日日夜夜的潜心研究,才最终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除了天眼和Y-20,仇原鹰还主持和参与了很多其它的科研项目,在2004年、2008年和2018年先后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授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仇原鹰对科研精神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科研工作者应该要严谨,追求完美。虽然在一个项目中会有各种各样不可控的因素,但是我们要追求卓越,追求量化的严谨,要有创新意识,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意志。”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仇原鹰不仅在bepaly手机下载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在教书育人方面也颇有心得。
在学术上,当学生在项目上遇到困难时,仇原鹰都会很认真的对同学们进行指导。在课堂上,仇原鹰总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的内容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即使有时候会涉及到与本学科内容无关的专业性知识,他也会翻阅资料、请教相关专家,为学生耐心解答。
“仇老师是我见过真正诲人不倦的师德模范了”,谈及仇原鹰老师,学生杜建功如是感慨。
“老师们不能只当教书匠,也要和当下社会接轨,全面教书育人。”面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应该如何培养起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对于这个问题,仇原鹰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授课老师应该对自身素质能力进行全面要求。老师不应该就事论事,就课本讲知识点,而应该把自我丰富的科研经验与体会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教学过程中,仇原鹰主张多与学生互动交流,告诉学生这些知识点都将在哪些具体的科研项目、研究领域中运用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枯燥无味的知识点都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使学生增强对于课程的理解与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思考、去理解理论知识。“所有的课程,所有的知识点,在今后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中都会占据一定地位。”仇原鹰希望学生能踏踏实实学好课本知识以打好基础,这样才能在未来盖好自己的“摩天大楼”。
“学者”“儒雅”“良师益友”……这些都是学生眼中的仇原鹰。除了专业知识外,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作为国家改革开放40余年巨变的亲历者,仇原鹰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以及多次出国的所见所闻,为我校本科生先后上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美贸易摩擦”“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形势政策课,旨在促进学生建立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爱是育人的营养剂。良师益友不是学生对于老师的口中客套,而是真正的心理认同。执教多年,仇原鹰在教学之余也极其关注同学们的思想动态与心理健康。每当在路上遇到自己的学生,仇原鹰总是停下脚步与学生们聊聊闲话,开开玩笑,了解学生近况。为了缓解学生身心压力,在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之余,仇原鹰还会定期组织实验室研究生参加户外运动等,以此来增进师生间的了解、疏解学生的压力,为同学间增进友谊创造条件。
“我虽然不是您最优秀的学生,但您却是我最优秀的老师。”学生郭祥虎以这样的语句表达了对仇原鹰老师的一片敬佩与感激之情。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来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来十万栋梁。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位,但仇原鹰却是一位不平凡的教师。
心系家国 与国同行
20年前,仇原鹰曾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前往日本静冈大学留学,日本先进的设备设施更让他深刻认识到了20年前的中国与日本之间存在的差距。“回国以后,日本的先进技术成为了我们努力追赶超越的方向,可以说让我们认识了自己,也让我们有了明确清晰的发展目标。”仇原鹰如是说。
而现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让仇原鹰感触颇深。“在同龄人中,我可以说是很幸运了。但与此同时,也不得不感慨努力的重要性,我们要和国家同步发展,把个人的发展方向、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仇原鹰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
身为世范,为人师表。在教学过程中,他也将自己的精神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了国家的下一代。“要记得‘无国无家’的道理,国家不强大,不太平,那么我们自己的小家又如何得以延续呢?”仇原鹰动情地说。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宏大的英雄气概,不如说是一种历史积淀的生命自觉,千百年来早已成为了中华民族最淳朴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在仇原鹰的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现。
在科研上坚持不懈、迎难而上,在教学上耐心细致、孜孜不倦,在国家重要科研工作中奉献着自己。仇原鹰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展现着最美教师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