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beoplay体育提现经济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 柴建
近年来,我省大力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建设,陕湖、神府、渭南等国家新能源基地建设全面推进。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保供基地,能源产业承担保供、增效的双重压力,亟需在保证传统能源合理规模和调整能源结构方面作出合理安排,把握好发展时序和节奏。为此,建议:
减少煤炭对新能源的挤出效应,巩固新能源发展的资金底线。新能源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加之前期投入较大、回报周期长,企业面临较大的转型成本和融资成本。因此,要充分发挥金融市场配置资源和分散风险的作用,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为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提供融资、投资、信息共享等多元化服务,更好满足新能源企业技术研发和改造等资金需求。
避免新能源搭传统能源收益便车,杜绝新旧能源同台竞争,筑牢新旧能源多能互补的价格底线。“减煤”速度过快、力度过大,将削弱煤炭对保障全国能源体系安全运转的“托底保供”作用。平衡好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关键是推动新旧能源融合发展。因此,陕西在积极谋求能源转型的同时,要探索传统能源与间歇性能源分场竞价机制,新能源交易品种应从电力市场解耦,建立独立出清的交易市场,以发现新能源的差异化价值、引导灵活性能源投资、激励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交易品种,正常反馈新能源价值并提供有效价格信息。
探索基础设施多元化盈利模式,突破技术瓶颈,守牢新能源大规模长期利用的发展底线。新能源基础设施是决定需求上限最为关键的中长期约束。一方面,光伏电站、充电桩运营等为重资产行业,运营商前期面临土地、设备、人力等初始投资成本问题,后期面临持续的运维成本问题。因此,要多措并举鼓励行业探索私桩共享等商业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同时在盈利模式上从传统的单一收取电费模式逐步拓展至多元化的业务模式,以提升充电桩运营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技术问题成为新能源大规模利用的瓶颈,导致大量不能就地吸纳利用的新能源无法通过电网被远距离输送到能源需求旺盛的地区。为此,要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实施专项科技创新计划,同时加强与国外的新能源技术研究计划合作,有效推动新能源并网接入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来源:陕西日报2024年11月7日05版